有没有发现配资网可,今年中介推销房子的电话更多了,
我昨天顺口问了一下自家小区的挂牌价,这一问,吓我一大跳,还以为有名校配配套,价格能稳定一些,没想到高危下来,也亏了40%。
三年前买房,到现在首付亏没了,利息打水漂,还倒贴10%,情何以堪?
而且从中介口中得知,还不上贷的人还不少。如此24年法拍房同比激增43%,深圳、杭州等地的断供率超过7%。
算算,3年前300万买房,100万首付,贷200万,跌到180万,即便卖房,还得倒贴几十万。
不卖?上万的月供压的人夜不能寐,身边都是降薪失业的人,焦虑到心理阴影,对某些人,断供反而成了“及时止损”,治疗焦虑最好的药。
这种情况下,2025年该何去何从?
01.王健林的预言早就透露: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
当你还在举全家之力,借高杠杆买房时,幻想未来房价只涨不跌,买房就是赚钱时,王总一句话预言了当下: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永远繁荣,一般20多年就达到顶峰,之后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。
再结合他当年果断抛售万达地产的举动,便成了预言式的警示。
如今看这市场,你敢相信疲态至此吗?24年销量比21年巅峰期腰斩,土地购置金额下跌38%。
更为讽刺的是,全国6亿栋楼,各地还在建,但真正稀缺的,只有大城市核心地段的商品房。
02.未来房价超乎想象?
1、大城市还有支撑
房地产的本质,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积,而是人口、收入和信心的博弈。
当家庭负债率突破124%、年轻人失业逼近50%时,所谓的“刚需”早已被现实碾碎。
王健林的预言只不过还捅破了这层窗户纸,靠杠杆和泡沫撑起的繁荣,终会崩塌。
不过,这也不意味着全国房价都没玩头,大城市核心区地稀人多,还有支撑力,只是支撑它的已经不再是普通人了。
2、三四线城市,几万一套房越来越现实
人口外流,产业单一,出生率下降,这样的三四线以后会变得越来越鹤岗化,几万块一套的现象将在很多城市随处可见。
某中部三线城市,一开发商吐槽,“降价也卖不动,还不如改建成停车场。”
失去产业、人口支撑的三四线,房价已经变得更加脆弱了。
3、政策“强心针”的悖论
从放开限购,限贷到降低首付,比降房贷利率再到公积金贷款额度上升等等…
利好政策不断加码,但也暴露了更深层次的无力感…
03.普通人的出路在哪
1、别再幻想房子暴富,也别再迷信“抄底”
靠房子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与其幻想房子还能快速飙升,还不如提高自己的财商、技能,来的更加实际。
另外,再有钱,短期也别傻到去做抄底的投资,大环境不改善,收入不涨,工作不稳,投资抄底就是去做接盘侠。
正如王健林说的,提升大家的收入市场才能真正活过来。
2、警惕“伪核心资产”
曾经,那些高耸的大楼让很多人望楼兴叹——“买不起啊!”
但是以后,这种超高的楼,很可能沦为“建筑垃圾”,这话绝非危言耸听。
你想啊,高楼设备多,维护成本高,拆迁几近无望,老化问题一上来,以后空置问题上升,这种住宅可能沦为不动产,卖不掉也租不出去。
3、关注保障房和旧改
保障房建设加速推进,国家队也动手了,下场收房,提升供给,这些都是商品房,但是价格打6-8折。
还有城市更新瞄准了城中村和老旧小区,旧改也好,拆迁也罢,这些区域都是机会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选择这些显然比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去买商品房,更为明智。
不过,想在地产市场投资躺赚,可能输的更惨。
未来的趋势很明显了,大城市稀缺,小城市泛滥,买还是买,都要保持警惕,理性分析,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最后,希望大家都能在这场房地产风暴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风港!
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